环球时报:一带一路促进各国文明之间的平等、互学、对话与包容

北京, 2023年10月18日 — 大约在公元前140年,中国汉代时期,张骞作为皇家使者,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开辟了东西方陆路联系的通道。几个世纪后,在唐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在陆路和海路上都很繁荣。15世纪初,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进行了7次航海,推动了沿海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

数千年来,古丝绸之路作为连接尼罗河谷、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恒河以及黄河和长江的主要通道,连接了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也连接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不同民族和种族人民的家园。

这些路线增强了欧亚大陆国家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学,推动了区域发展和繁荣,形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这种共同的丝绸之路精神被贯传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成为东西方通过交流合作实现和平共赢发展的共同信念。

当埃及吉萨金字塔和斯芬克斯下的夜幕降临时,一曲名为《玫瑰印象》的音乐在这些建筑巨物之间回荡。中国和阿拉伯艺术家共同演奏这首曲子,其中中国的琵琶与阿拉伯的乌德结合演奏,向这两个古老文明通过音乐致敬。

琵琶和乌德在根源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国家传统乐团总裁兼资深琵琶演奏家赵聪说,见证中阿两国文化交流对话尤其有意义。

对话与交流

在古希腊文明的起源地雅典,两位最聪明的哲学家孔子和苏格拉底站在一起“对话”。

如果孔子有机会访问希腊,他会“感到高兴和荣幸,好像在骑着建设人类共同体命运的春风”,因此他的衣服采用了谐衣样式,好像在讲授自己的概念,中国艺术家吴伟山回忆道,他以此作为礼物赠送给希腊人民。

雅典大学教授斯特里奥斯·维尔维达基斯也是中希古代文明中心主席,他说中心曾邀请许多学者在夏天进行演讲,学生觉得“有趣”和“启发”。

他告诉《环球时报》,世界各地的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分享相似的感受和情感”,“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和平而丰富的交流来生活在一起”。

“中希两大文明的互学建立了平等交流互学的模式,代表着一带一路框架下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方面。两大文明内蕴的精神力量对人类应对当前挑战和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精神指导意义。”中国驻希腊大使萧军政告诉《环球时报》。

纽带更紧密

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合作的社会基础。参与国家传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在文化、旅游、教育、智库和媒体等领域开展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学与文化整合创新。

以动态互动和多样性为特征的人文交流模式,支撑着公众对深化倡议的持续支持。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44个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文化和旅游合作文件。

在匈牙利,埃ö特沃什·洛兰大学汉语专业学生托尔马·劳拉在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读书会上,介绍了王蒙小说《长生》。帕兹马尼·彼得天主教大学汉语系的塞佩·巴林特通过四个方面分析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酒国》。

中国丰富的文化产品如网络小说、手游、网络剧和电影在海外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

埃ö特沃什·洛兰大学的梅杰里·扬卡介绍了她喜欢的仙侠三部曲《永恒一念》《仙道叛乱》《三寸天下》的作者二哥(笔名)。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她解释了西方魔幻世界与东方仙侠世界的相似之处和区别。

在邻国塞尔维亚,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为当地年轻人通过中国网络剧、电视节目和游戏了解中国的窗口。

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丝绸之路精神与中华民族长期坚持的“天下为公”理想相一致,也符合中国人的友善、睦邻友好和“富而助人,富而兼人”的原则,也符合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合作的时代要求。

对全球年轻人来说,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倡议蕴含着不同文明共同拥有的普遍智慧和前瞻性。

“在阿拉伯,我们常用‘从每个果园采摘一朵玫瑰’这个比喻来指某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开罗大学讲师亚拉·伊斯梅尔告诉《环球时报》。

数千里之外,印度尼西亚汉学家诺维·巴苏基回忆学习这一倡议时了解到一个有趣的事实。

“从玩九音的传统印度尼西亚乐器木琴学到的教训是,一个人无法完成整个表演,因为每个木琴演奏者通常只负责一个音符。只有通过各演奏者的合作与协调,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对整个世界来说,这意味着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他告诉《环球时报》。

一带一路倡导平等、互学、对话与包容不同文明。它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与自由的共同价值观。它通过交流跨越文化壁垒,通过互相理解化解分歧,拒绝优越而促进共存。它鼓励各文明欣赏差异,寻同存异,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