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可持续发展财务基本面坚实 全球新能源材料龙头中伟新材冲刺港交所

香港, 2025年11月12日 – (亚太商訊) –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等多重因素驱动之下,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材料作为该产业的关键支撑,行业高景气周期已然确立。 11月7日,全球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伟新材”或”公司”,股份代号:2579.HK),正式启动招股,拟赴港上市。若本次上市进程顺利,公司将继宁德时代之后,国内第二家实现”A+H”股两地上市的新能源产业核心企业,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的核心竞争地位。 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 ESG表现获权威认可 中伟新材作为一家深耕新能源领域的材料企业,专注于以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为核心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全方位开展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同时,公司业务范畴还延伸至新能源金属产品领域。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伟新材始终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自2023年5月起,作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的成员,公司支持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并遵循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十项原则。同时,公司建立了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并与利益相关方就公司ESG治理、战略、行动及目标实现保持定期沟通,保障信息透明化。 在实践层面,中伟新材致力于构建可信、负责任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将劳工权益保护、职业健康与安全、环境保护、合规管理、商业道德及碳排放绩效等核心要求纳入供应链管理全流程,推广行业最佳实践。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生产环节积极推广绿色能源应用,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助力行业低碳转型。凭借2024年在ESG领域的卓越表现,中伟新材MSCI ESG评级于2025年由BBB级跃升至AA级,彰显了权威机构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度认可。 从资本市场视角来看,优异的ESG评级已成为上市公司对接全球资本的核心”通行证”。较高的ESG评级不仅能够助力企业更顺利地入选全球主流ESG指数及ETF组合,获得更高的被动资金配置权重,更能凭借可持续发展的清晰叙事,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与投资机构的重点关注,为资本引入构建优质”引力场”。 对于设有MSCI评级门槛的海外基金及长线机构而言,中伟新材凭借AA级的MSCI ESG评级,在港股上市后有望快速纳入其核心配置视野。这将有效强化公司投资预期的稳定性与确定性,进一步拓宽国际资金引入渠道,为公司的资本市场估值注入一剂强心针,助力实现估值与业绩的良性共振。 财务指标稳健 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财务方面,中伟新材近年业绩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核心经营指标表现稳健。从收入数据来看,公司在近年来实现了持续且较为可观的增长。公司2022年收入为30,343.7百万元,到2023年增长至34,273.2百万元,同比增长幅度约为12.95%。2024年收入进一步攀升至40,222.9百万元,相较于2023年增长17.36%。 如此显著的增长,表明公司在行业内具备着强大的竞争力,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产品市场渗透率及市场份额正在稳步扩大。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到21,322.5百万元,若按照此趋势估算,公司全年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一情况充分彰显出公司业务具备高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清晰表明其在市场中占据着较为稳固的地位,能够源源不断地赢得客户的认可并获取订单。 从净利润方面来看,中伟新材的净利润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022年净利润为1,539.4百万元,2023年增长至2,100.5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6.45%,这一时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超过了收入的增长幅度,意味着公司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提升或者产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利润空间得到显著提升。 然而,2024年净利润下降至1,787.8百万元,相较于2023年有所减少,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压缩了利润空间。 整体来看,中伟新材业绩增长趋势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拓展能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获取新的份额,实现营收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构筑了稳固的根基,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与话语权。 总体而言,中伟新材此次赴港上市,是其全球化战略布局与资本运作的关键一步。作为国内第二家实现A+H股双重上市的新能源材料核心企业,公司在行业高增长红利与资本市场双重赋能下,有望成为港股市场中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的稀缺投资标的,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Copyright 2025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TANAKA PRECIOUS METAL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探针用铑材料“TK-SR”

东京, 2025年11月12日 –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 专注于工业用贵金属展开业务的TANAKA PRECIOUS METAL TECHNOLOGIES Co., Ltd.(总公司:东京都中央区、执行总裁:田中 浩一朗)宣布推出用于半导体封装制造前段工序中探针卡的探针用铑(Rh)材料“TK-SR”。本产品将于2025年11月20日至21日在福冈县举办的“SWTest Asia 2025”展会上进行展位展示和面板展示,并计划在11月底左右提供样品。 “TK-SR”产品图像 探针用Rh材料的应力-应变图比较(与本公司产品比较) TANAKA为半导体制造的前段和后段工艺中使用的检测设备,制造并提供各种贵金属探针材料。本次发布的“TK-SR”作为探针用铑材料,可同时实现传统探针用材料无法实现的更高强度、更高弹性极限、更高硬度、更高导电率,因此预计可显著延长探针卡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 采用铑为材料的探针,凭借铑本身具备的物理特性,相较于其他材料,预计可同时实现更高强度、更高弹性极限更高硬度、更高导电率。然而由于导电率被优先考虑,因此材料的强度、弹性极限和硬度通常受到限制。而此次,TANAKA凭借创造性的加工技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开发出同时具备高强度、高弹性极限、高硬度和高导电率的探针材料。此外,TANAKA可提供线径达到18微米的产品,还能够满足日益微细化的尖端半导体封装中狭间距精密检测方面的需求。 对于本产品,我们的目标是截至2030年出货量达到现有产品的2倍。 探针卡是半导体制造前段工序中用于硅晶圆通电检测的装置,每片晶圆需使用数千至数万根精密探针。通电检测过程中需施加微小负荷,并反复数十万次,甚至有时达数百万次。哪怕一根探针出现变形或折断,不仅需要更换探针,某些装置甚至需要更换整张探针卡。因此,探针必须具备在反复负荷作用下不发生变形或折断的耐久性。通过采用更高强度、更高弹性极限的TK-SR,可减少探针的变形和折断,从而减少零部件的更换频度。 未来,TANAKA将继续致力于为日益扩展的半导体市场的发展作出贡献。 “TK-SR”产品性能(参考值) “TK-SR”与传统Rh线的特性比较 展会参展详情 – 展会名称:SWTest Asia 2025– 展期:2025年11月20日-21日 8:00-17:00– 展会场地:福冈海鹰希尔顿酒店(福冈县福冈市))– 官网:https://www.swtestasia.org/– 参展公司:TANAKA PRECIOUS METAL TECHNOLOGIES Co., Ltd.– 展位编号:506– 面板展示内容:探针用铑材料“TK-SR(线)”、探针用钯合金材料“TK-FS(线、板)、TK-SK(线)”、探针用铜银合金材料“TK101(板)”、探针卡用电镀液(各种) 关于TANAKA TANAKA自1885 年(明治18年)创业以来,营业范围以贵金属为中心,并以此展开广泛活动。公司在日本国内拥有非常可观的贵金属交易量, 长年以来不遗余力地进行工业用贵金属制品的制造和销售,以及提供作为宝石饰品及资产的贵金属商品。并且,作为贵金属相关的专家集团,日本国内外的各集团公司进行制造、销售以及技术一体化,携手合作提供产品及服务。2024年度(截至2024年12月)集团总营业额为8,469亿日元,拥有5,591名员工。 产业事业全球网站https://www.tanaka.com.cn 产品咨询表TANAKA PRECIOUS METAL TECHNOLOGIES Co., Ltd.https://www.tanaka.com.cn/inquiries-on-industrial-products/ 新闻媒体咨询处TANAKA PRECIOUS METAL […]

Air T Welcomes Creditor Support for Rex Acquisition

MINNEAPOLIS, MN, Nov 12,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Air T, Inc. (NASDAQ:AIRT)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a majority of Rex’s creditors-both in number and in value-have voted in favor of our bid to acquire Rex at the second meeting of creditors held on 11 November 2025. This strong endorsement reflects confidence in […]

国际重要研究揭示:工业化畜牧业正威胁气候目标

伦敦, 2025年11月12日 –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 一项发表在《 Animals 》期刊上的新研究指出,工业化畜牧业是推动气候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最强大、却长期被忽视的力量之一。该研究题为《被忽视的目标:为何工业化畜牧业必须成为气候议程的核心》,综合分析了47项国际研究的证据,得出结论:要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必须减少畜牧业生产,并转向以植物为基础的食品体系。 主要见解 全球研究显示,畜牧业每年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2%至20%,其中最全面的研究得出的比例最高。 采用最新核算方法(包括森林砍伐、底拖网捕捞及某些大气污染物的冷却效应)后发现,当今全球变暖的52%可归因于动物性农业。 动物性农业占据了全球农业用地的80%以上,却仅提供全球18%的热量和37%的蛋白质,这使得在未来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满足人类食物需求变得更加困难。 在其他由食物生产引起的环境影响中,该行业还造成了50%的水体富营养化和32%的土壤酸化。 若生产趋势不改变,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快速发展地区,预计将出现畜牧业排放的最剧烈增长。 生物多样性研究表明,以肉类为主的饮食结构可能导致三至四倍于植物性饮食的生物多样性损失。 为何植物性转变至关重要 该分析从环境角度提出了有力的论据,呼吁改变饮食结构。转向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模式可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森林与淡水系统的压力,并降低饲料作物与粪肥造成的营养污染。这种转变不仅能缓解气候影响,还能帮助恢复生态系统,并保护野生动植物。 对政策制定者的启示 作者呼吁,各类全球气候框架——包括气候峰会和《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计划——必须纳入明确的动物性产品生产与消费削减目标。若不应对这一领域,将全球升温控制在远低于2°C(更不用说1.5°C)的希望将大打折扣。 为确保措施有效且公平,分析强调,解决方案还必须考虑地区现实。在发展中经济体中,饮食转型应与粮食安全、文化偏好及农民的公平生计相协调。 食品与气候的转折点 “在COP30等关键气候与环境政策制定会议上,应对动物性农业给予更多关注的时机早已迫在眉睫。”首席作者珍妮·梅斯(Jenny Mace)表示,“若不大幅缩减动物性农业的规模,要实现气候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极为困难。” 合著者、兽医学教授安德鲁·奈特(Andrew Knight)指出:“工业化畜牧业是全球气候政策中的关键盲区。然而,将食品体系改革——尤其是减少动物性产品——置于气候行动的核心位置,将为人类与地球带来巨大的裨益。” 另一位合著者、动物协作组织(Sinergia Animal)的费尔南达·维埃拉(Fernanda Vieira)评论道:“工业化规模的畜牧场是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砍伐、气候变化以及人畜共患病出现的重要推手。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些相互关联的问题,实现气候、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景将遥不可及。” 更多信息: Jenny MaceCentre for Ethic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UKjm609@st-andrews.ac.uk Prof. Andrew Knight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Science, Griffth University, Australiaandrewknightvet@gmail.com 来源: Sustainable Pet Food […]

Climate Goals Threatened by Industrialised Animal Farming, Reveals Key International Study

LONDON, Nov 11,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A new study in Animals highlights that industrialized animal farming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 yet persistently neglected – forces driving the climate and biodiversity crises. The analysis, “The Missing Target: Why Industrialized Animal Farming Must Be at the Core of the Climate Agenda,” synthesizes evidence from 47 […]

DABOGOSA Launches Global Online Store Dabogosa.com to Expand Its U.S. and Global Reach

SEOUL, S.KOREA, Nov 11,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Korean lifestyle company DABOGOSA Inc. announced the launch of its new global direct-to-consumer e-commerce platform, www.dabogosa.com, as part of its strategy to expand its footprint in the U.S. and global household goods market. A model introduces MAMISON’s premium household gloves, distributed by DABOGOSA through major […]

华勤技术赴港上市 以硬核实力打开增长新空间

香港, 2025年11月11日 – (亚太商訊) – 2025年以来,「A+H」上市浪潮成为港股IPO关键主题。从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到三花智控、蓝思科技,A+H 两地上市成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对接全球资本的优选路径。在这股资本市场浪潮中,深耕智能硬件领域二十年的华勤技术也于 9 月底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赴港上市,实现 A+H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华勤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全栈智能产品ODM平台,为全球领先科技公司提供涵盖移动终端、计算及数据中心业务、AIoT和创新业务领域的智能产品,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多个品类实现了全球第一,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在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笔记本电脑和数据基础设施产品领域建立领先市场地位的ODM厂商。 增长确定性凸显:「3 + N+3」战略布局助力业务高速增长 对于投资者而言,稳定且具备增长潜力的业务结构是评估企业价值的核心维度,而华勤技术通过「3 + N+3」的战略布局,形成移动终端、计算及数据中心、AIoT和创新业务等多元领域的智能产品矩阵,构建起兼具规模与成长性的业绩护城河。 从财务数据来看,华勤技术2024 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99亿元,期内利润29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各品类业务齐头并进,带动营收同比增长69.6%至1288.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2%至31.0亿元,在规模基数扩大的背景下仍实现大幅增长,展现出极强的业绩爆发力。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毛利率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达到8.2%,前三季度公司毛利同比增长37%,高于同期费用增速,印证了公司效率优化成果显著,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消费电子作为「压舱石」,华勤技术深耕传统手机、PC等终端,持续巩固全球 ODM 龙头地位。其中智慧手机业务随着ODM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迭加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2025年全年出货量预计达到1.8亿部,同比增幅超30%;智慧穿戴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截至 2025 年 6 月,公司已合作全球前 10 大智能手机品牌中的 8 家、前5大平板电脑品牌厂商中的4家、前5大智能穿戴厂商中的4家、前 6 大笔记型电脑品牌中的 4 家,多元且稳定的客户结构不仅保障了订单连续性,更通过多品类、多价值链的合作持续提升单客户价值,为业绩增长注入确定性。 算力测终端业务则成为华勤技术的「增长引擎」,精准捕捉 AI 算力需求爆发的产业红利。随着全球 AI 技术加速落地,数据中心相关产品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华勤技术早在 2017 年便前瞻性布局数据中心领域,目前已形成 AI 服务器、通用服务器、交换机等全栈产品矩阵,并成为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及云服务厂商的核心供应商。受益于国内AI算力需求的爆发,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数据中心业务保持翻倍增长,已实现年初设定目标,预计全年营收达到400亿元以上。 此外,华勤技术还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将业务版图延伸至AIoT、汽车、机器人领域,以把握相关领域的发展机遇。2025年前三季度,AIoT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9%,汽车及工业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1%,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相关业务的深入拓展,公司有望打造新的增长极。 投资价值可期:技术 + 全球化构筑高壁垒护城河 在科技产业快速迭代的当下,技术研发能力与全球化运营实力是企业抵御风险、把握机遇的关键,而华勤技术在这两大维度均已建立起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在技术研发方面,华勤技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开支达46.2亿元,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47.5亿,设立上海、东莞、西安等五大研发中心及前瞻研究机构 X-LAB,形成覆盖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的全链条研发体系。 高强度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成果。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已在智能座舱、显示屏及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均实现出货,有望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浪潮;在 AI 领域,公司快速回应客户对高性能算力设备的需求,推出支持网络液冷散热、高速互联的AI 服务器,技术实力得到头部客户认可。截至 2025 […]

Adama Builds With GoDaddy Airo

SINGAPORE, Nov 11,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For Adama Fall, football is more than a sport — it’s a platform. With roots in Senegal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Cybersecurity underway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SU), Adama brings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relentless drive to everything he does. Through the ASU Student-Athlete Venture […]

Cornerstone Robotics Closes Oversubscribed New Financing Round of Approximately US$200 million

HONG KONG, Nov 11,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Cornerstone Robotics (the “Company”), a leading global innovator in surgical robotics,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closing of an oversubscribed new financing round of approximately US$200 million. This financing round attracts investment from a global strategic investor, some global institutional or sovereign wealth funds, and […]

Bright China 2025: Airdoc PBM Vision Rehabilitation Device Clinical Research Data Release

HONG KONG, Nov 11,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Recently, the Bright China 2025 Clear Vision China Myop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ference & International Myopia Symposium was held in Shanghai. During the conference, on October 26, Airdoc jointly organized a satellite session themed “Clinical Research and Prospects of PBM(R) Photobiomodulation” with several authoritative […]

Bright China 2025:鹰瞳PBM视力康复仪临床研究数据发布

香港, 2025年11月11日 – (亚太商訊) – 近日,Bright China 2025明眸中国近视防控大会暨国际近视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会议期间,鹰瞳科技(Airdoc)于10月26日联合多位权威专家举办了以「PBM(R)光生物调节临床研究和展望」为主题的卫星会,发布应用鹰瞳PBM(R)视力康复仪的临床研究数据,旨在推动近视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国家近视防控健康战略目标。 在「灯塔-标准与指南」专题研讨会上,上海眼病防治中心的邹海东教授介绍了鹰瞳PBM(R)视力康复仪的临床试验进展。邹教授提到:“目前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应用鹰瞳PBM(R)视力康复仪对比安慰剂可有效控制眼轴长度和屈光度的近视化漂移。” 与此同时,「PBM(R)光生物调节临床研究和展望」专题卫星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小娟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于军教授共同主持。会上,上海眼病防治中心何鲜桂教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刘红教授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陈志钧教授作了精彩专题报告,深度剖析了PBM光生物调节技术在近视防控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Bright China 2025丨鹰瞳卫星会主持人王小娟(左)教授、于军(右)教授 单用鹰瞳PBM(R)视力康复仪临床研究数据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何鲜桂教授指出,尽管目前临床已有多种近视防控手段,但儿童青少年个体差异显著,部分孩子对常规干预措施应答不佳,亟需探索更精准、个性化的补充方案。在此背景下,PBM光生物调节技术凭借其非侵入性、安全性高、协同性强等优势,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与临床实践的重要选择。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开展了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的”LED红光控制近视进展”预实验,研究纳入40名8-12岁单纯性近视儿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干预组接受鹰瞳PBM(R)视力康复仪照射(2次/日,3分钟/次),对照组采用极低剂量照射(0.001mW,模拟安慰剂)。 预实验研究数据显示,干预组3个月平均眼轴变化为:右眼-0.002mm,左眼-0.019mm;对照组眼轴变化为:右眼+0.059mm,左眼+0.075mm。 干预组屈光度3个月变化量为:右眼+0.12D,左眼+0.15D;对照组平均变化量为:右眼-0.08D,左眼-0.13D。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眼轴和屈光度的近视化漂移均显著减缓。且干预组视力保持稳定或改善者占比高达 85%,高于对照组的 50%,视力稳定率更高,无严重不良事件且依从性良好。 鹰瞳PBM(R)视力康复仪联合离焦镜实现协同增益效果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刘红教授在题为《光生物调节应用于近视控制的研究》的报告中指出,近视防控是全球范围面临的重要挑战,保障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应用近视防控的PBM技术已历经五次迭代,LED光源技术也从LED小光斑迭代至全球前沿的PBM-LED(R)环形光斑技术[1],该技术既避开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区域,又能更安全有效地守护儿童清晰视觉。 刘红教授介绍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在开展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初期临床数据。结果显示,离焦镜联合鹰瞳PBM(R)视力康复仪治疗3个月,右眼、左眼眼轴有效控制率分别达80%、84%,较单独用离焦镜,右眼提升29%,左眼提升47%。初期实验结果表明,儿童青少年采取联合近视防控方案可实现”协同增益”效果。 PBM靶向ipRGC细胞从脑科学视角解锁近视防控新密码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陈志钧教授指出:“PBM靶向ipRGC细胞调控眼脑信号,突破传统光学干预边界,为儿童近视预防提供了新路径。”近视,不仅是屈光问题,更是”眼-脑轴”疾病的典型代表。最新研究发现,光生物调节作用于视网膜内在光敏神经节细胞(ipRGC),可能通过调控多巴胺能信号通路、昼夜节律表达以及瞳孔对光反应等机制,实现延缓眼轴生长。  PBM光生物调节技术对视觉信号传导网络的影响,为突破传统单一光学矫正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未来近视防控需构建多维度整合治疗体系,推动个性化、精准化近视预防方案的革新。 展望未来,鹰瞳Airdoc将持续践行「让健康无处不在」的使命,在近视防控AI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愿携手更多生态伙伴,构建全球领先的近视防控AI诊疗一体化方案,推动PBM(R)无创光疗技术的标准化、普惠化进程,为儿童青少年点亮清晰视界,共筑”睛”彩未来! 参考资料: [1]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ZL202410456292·3注:PBM(R)、PBM-LED(R) 是鹰瞳科技依法注册的商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鹰瞳科技依法享有该商标的知识产权。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Copyright 2025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Focus Graphite Commences Hydrogeological Study Supporting Redesigned Tailings System to Eliminate Mine Drainage at Lac Knife

One of the final studies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ESIA) and advance toward mine permitting. Ottawa, Ontario–(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November 10, 2025) – Focus Graphite Inc. (TSXV: FMS) (OTCQB: FCSMF) (FSE: FKC0) (“Focus” or the “Company“), a leading Canadian graphite developer advancing high-grade projects in Quebec, is pleased […]

盈立突破百万用户 10间实体服务中心贯通全港

香港, 2025年11月10日 – (亚太商訊) – 获周大福控股战略入股的 uSMART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下称「盈立证券/ 本公司」)欣然宣布,旗下第7间实体服务中心已正式进驻铜锣湾,港岛核心商业及旅游地段,并投入服务。该服务中心为港岛区首家地铺,坐落在交通方便的热门区域,勿地臣街(邻近时代广场),我们冀进一步拓展客源,为本地投资者再增服务点,提供一个学习及体验投资的打卡地! 受惠于股市交投畅旺,尤其是香港新股(IPO)热潮推动下,盈立证券执行董事李建翰先生表示:「我们的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现时集团全球用户已突破百万,有见及此,我们决定再下一城,计划于屯门及大围再开设2间实体服务中心,为本地投资者构建实体互动交流空间与学习平台,提供即时一对一咨询服务,全方位推动本地普惠金融发展。」 盈立证券迅速扩充,继落马洲及西九龙实体服务中心后,荃湾、尖沙咀及铜锣湾实体服务中心于今年第三及四季度相继开业,连同位于上环及上水总部,本港实体服务中心已增至7个。除此之外,本公司的首家财富中心预计将于明年一月开业,加上屯门及大围实体服务中心,以及集团位于新加坡及纽约曼哈顿的4个服务中心,至明年第一季,集团合共设有14间实体服务中心,充分展现盈立港资科技券商No.1^的实力,与持续服务本地投资者的决心。 「我们很高兴邀请了资深股评人黄德几先生(Dickie)强势加盟,出任本公司研究部执行董事,强强联手,令研究团队的实力更上一层楼,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前瞻及紧贴市场的专业分析,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李建翰先生续说。 此外,盈立证券于上周首次参与香港金融界盛事 ─「香港金融科技周Hong Kong FinTech Week 2025」,全面展示本公司在科技金融及投资产品方面的优势,并与各业界领袖共同探讨顶尖科技趋势,成功开拓多项创新与商业发展的合作机会。集团将继续深耕金融科技创新,以产品为核心驱动,积极回应用户需求,巩固全球金融科技券商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投资者共同成长。 未来,盈立证券将秉承​​『以客为本』的服务理念,适时扩展服务网络,结合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服务中心优势,打造无缝衔接的极致投资体验,为全球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港资科技券商No.1」是取自捷利金融云截至2025年10月为止连续超过一年数据, uSMART 盈立证券为香港本地港资互联网券商月成交总额排行第1。 关于uSMART盈立证券 : 由周大福控股战略入股的盈立证券 是一间领先科技港资券商,成立于2018年,7 年来凭借卓越的战略规划和创新能力,致力于将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业务范围涵盖证券、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领域,为全球投资者独家研发了金融证券交易平台 uSMART HK APP和 uSMART SG APP,分别由盈立证券(香港)和盈立证券(新加坡)提供服务。集团APP 支持港股、美股、A股(沪深港通)、新加坡股票、日本股票、英国股票、美股期权、ETF、基金、债券、资管、结构化票据、期货、加密货币、贵金属、黄金和外汇等多元化的投资交易服务,此外更为超高净值个人与家族、企业提供度身订制服务,打造全方位综合性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详情可浏览 https://hk.usmartglobal.com 传媒查询: 黄晓霖 Carrie Wong9788 4665carriewong@usmart.hk Copyright 2025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uSMART Surpasses 1 Million Users, Expands to 10 Physical Service Centres across Hong Kong

HONG KONG, Nov 10,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Securities/ the Company”), a strategic investment of Chow Tai Fook (Holding) Limited, is thrilled to announce the opening of its seventh physical service centre, the Causeway Bay branch. This expansion marks the Company’s strategic entry into one of Hong Kong’s […]

日清食品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财务摘要(未经审核) 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 (百万港元) 2025 2024 变化 收入  3,062.1 2,862.2 +7.0% 毛利 1,083.0 997.4 +8.6% 除税前溢利 368.7 342.9 +7.5%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 258.1 251.2 +2.7% 经调整EBITDA 502.3 482.8 +4.0% 每股基本盈利(港仙) 24.73 24.07 +2.7% 香港, 2025年11月10日 – (亚太商訊) – 日清食品有限公司(「日清食品」或「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股份代号:1475)今日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报告期」)之未经审核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报告期内,集团录得收入3,062.1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62.2百万港元增加7.0%。毛利由2024年的997.4百万港元增加8.6%至2025年的1,083.0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024年的34.8%上升0.6个百分点至2025年的35.4%,主要由于杯装方便面销量增加及生产效率改善所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按年增长2.7%至258.1百万港元,而经调整EBITDA按年增长4.0%至502.3百万港元。 由于香港方便面业务表现稳健以及其他地区需求增加,抵销冷冻食品及出口之跌幅,来自香港及其他地区业务的收入增加9.5%至1,201.6百万港元。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增加5.4%至1,860.5百万港元,乃由于集团扩大内陆地区的销售,以及现有地区改善所致。 日清食品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安藤清隆先生表示:「在外部环境持续不确定的背景下,我们很高兴于报告期内能维持增长势头。我们专注于产品升级和提升效率,为我们带来了稳健的第三季度业绩,从而于前九个月实现了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韩国及澳洲的海外业务合并加强了我们的竞争优势。我们看到这些市场均存在令人振奋的的增长机遇,并对本地及海外市场的长期业务发展保持审慎乐观。我们将继续致力产品提升及成本优化,持续为客户及股东创造价值。」 有关日清食品有限公司 日清食品有限公司(「日清食品」,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股份代号:1475)为一间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知名的食品公司,主要专营优质方便面市场,旗下众多品牌不仅知名度高,且广受顾客喜爱。集团于1984年正式于香港设立营业据点并为香港最大的方便面公司。集团主要生产及销售两个核心企业品牌「日清」及「公仔」,以及多元化的家庭食品品牌组合,出品具标志性和优质的方便面、优质冷冻食品(包括冷冻点心及冷冻面条)并销售和分销其他食品及饮料产品(包括蒸煮袋装产品、零食、矿泉水、酱料及蔬菜产品)。集团五个旗舰品牌「合味道」、「出前一丁」、「公仔面」、「公仔点心」及「福」在香港亦是其各自食品类别中最受欢迎的选择。中国内地市场方面,集团以创新技术推出「ECO杯」概念,销售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国内地的一线及二线城市。此外,日清食品在其他地区开展业务,包括越南、台湾、韩国及澳洲市场。 日清食品被纳入5项恒生指数,包括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必需性消费、恒生港股通消费行业指数和恒生港股通食品饮料消费指数。日清食品现可通过沪港通及深港通下港股通进行交易。详情请浏览www.nissingroup.com.hk。 Copyright 2025 亚太商讯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Nissin Foods Announces 2025 Q3 Financial Results

Financial Highlights (Unaudited) For the Nine Months Ended 30 September (HK$ million) 2025 2024 Change Revenue  3,062.1 2,862.2 +7.0% Gross Profit 1,083.0 997.4 +8.6% Profit before taxation 368.7 342.9 +7.5% Profit attributable to owners of the Company 258.1 251.2 +2.7% Adjusted EBITDA  502.3 482.8 +4.0% Earnings per share (HK cents) 24.73 24.07 +2.7% HONG KONG, […]

「香港:内地企业出海首选平台」推介大会深化沪港合作

香港, 2025年11月10日 – (亚太商訊) – 2025年11月6日, 商务部及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现正举行,为进一步推广香港「超级联繫人」及「超级增值人」的桥樑角色和功能,并鼓励内地企业善用香港国际化平台出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 (香港贸发局)今天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携手主办「香港:内地企业出海首选平台」推介大会,作为特区政府新成立的「内地企业出海专班」首场内地大型宣传活动,吸引500名企业代表参与,反应热烈。 推介大会以「香港通道 沪港携手 迈向全球」为主题,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徐启方、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以及香港贸发局主席马时亨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时表示,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国家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香港会继续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内地携手开创合作共赢新篇章,「黄浦江的浪奔浪流成就商业睿智,维港两岸的出海跳板接轨环球市场。沪港拼船出海,一同洞察世界潮汐起伏,一同扬帆远航发展新蓝海,一同为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徐启方致辞时表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喜迎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隆重开幕之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此举办『内地企业出海首选平台-香港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推介会』,助力内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可谓时机关键、意义重大。」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在致辞中表示:「沪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20多年来,两地发挥各自优势,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将进一步鼓励上海企业,充分依託香港『超级联繫人』『超级增值人』的优势,通过香港平台扬帆出海,更好地深耕海外,布局全球。未来将继续以沪港合作会议机制为依託,与香港深度对接发展战略,精心打造合作亮点,推动企业紧密合作,努力实现更高水平互利互赢,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贸发局主席马时亨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今年迎来第八届进博会,为了唿应国家与进博会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针,香港贸发局与香港特区政府再度联手举办『推介大会』。这不仅展示香港作为『超级联繫人』与『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更进一步促进沪港合作交流,携手贡献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接开幕式,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亦鼓励内地企业善用香港平台出海。丘应桦指出:「今日的推介大会只是一个开始,往后特区政府的出海专班会继续在内地不同省份举办推广活动,主动接触内地企业,发挥功能角色。香港是国家一个特区,跟所有内地企业都是『国家队』成员,我们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助力内地企业出海,以我们独有优势、完善的法治环境、开放的经济体系和专业、高效、富国际经验的团队,全心全意与内地企业携手迈向国际市场,开创全球化发展的新篇章。」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王琦推介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近日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共提出6方面16项举措。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依託港澳地区在跨境投资贸易,金融法律等领域的优势,拓展经贸合作机制,加强服务机构联动,共同增强服务企业出海能力。 随后的主旨演讲请来冯氏投资主席冯国经博士介绍香港「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并分享沪港合作前景,推动内地企业善用香港国际平台出海。冯国经博士表示:「企业出海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有一句话这样说的『不出海就出局,乱出海必出局』,所以企业出海必须有好的伙伴,善用支持才能事半功倍,我相信香港凭着其国际化优势和世界一流生产的新服务,会是内地企业出海的首选平台。」 大会亦邀请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冷伟青担任演讲嘉宾,分享利用香港出海的成功经验。其后进行香港及内地企业互动讨论环节,邀得多位香港及内地的重量级嘉宾,包括香港科技园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海问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合伙人刘洋、东朝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朝友,以及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化斌,探讨香港与内地企业在创新科技、金融及专业服务等领域,如何实现优势互补,拼船出海,共同开拓全球商机 。 在推介大会会场,香港贸发局及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设立了现场谘询展台,为参会企业提供专业谘询服务。与会者方明表示:「『推介大会』让我收穫颇多,香港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我们特别看好香港在连接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方面的桥樑作用,这对内地企业是巨大的机遇。与会者张钊表示:「『推介大会』让我感受到香港对内地企业的热情 ,香港确实凭藉其成熟的专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在企业非常关注的法律和上市领域,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关键支撑。」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及投资推广署亦于同日下午分别举办「合作创新 共赋科技与产业融合专题对接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圆桌会议」,聚集香港及上海的机构及企业,探讨合作交流,为有意到香港发展业务的内地企业高层深度对接赴港发展机遇。 香港贸发局连续八届参与进博会,今届设立「香港食品馆」(7.1C4–01展位)及「香港服务业展馆」(H7.2B6-01展位),并率领54家香港企业参展,向内地及国际买家推广香港优质品牌与产品,同时展示多元化专业服务,鼓励内地企业善用香港专业服务及国际化平台出海,对接环球商机。 图片下载:https://bit.ly/3JzXwbC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徐启方(左六)、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右六)、香港贸发局主席马时亨教授(右五)、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左五)、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王琦(左二)、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叶文娟(左四)、香港贸发局总裁张淑芬(右三)、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黄少珠(左三),以及香港贸发局助理总裁张诗慧(右一)等,出席「香港:内地企业出海首选平台」推介大会。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徐启方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 香港贸发局主席马时亨教授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王琦 冯氏投资主席冯国经博士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冷伟青 在互动讨论环节,香港科技园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左二)、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左三)、海问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合伙人刘洋(左四)、东朝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朝友(左五),以及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化斌(左六)探讨香港与内地企业在创新科技、金融及专业服务等领域,如何实现优势互补,拼船出海,共同把握海外市场的最新机遇。 推介大会吸引500人出席,反应热烈。 传媒查询 香港贸发局上海办事处: 孙萍 电话:(86) 21 6352 8488 电邮:p.sun@hktdc.org 香港贸易发展局传讯及公共事务部: 徐俊逸 电话:(852) 2584 4395 电邮:johnny.cy.tsui@hktdc.org 香港贸易发展局 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是于1966年成立的法定机构,负责促进、协助和发展香港贸易。香港贸发局在世界各地设有超过50个办事处,其中13个设于中国内地,致力推广本港作为双向环球投资及商业枢纽。 香港贸发局通过举办国际展览会、会议及商贸考察团,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开拓内地和环球市场的机遇。香港贸发局亦通过研究报告和数码资讯平台,提供最新的市场分析和产品资讯。有关香港贸发局的其他资讯,请浏览www.hktdc.com/aboutus/tc。 Copyright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