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PRwire) – 从巴黎到柏林,欧洲大陆的“导弹复兴”在纸面上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其系统很少真正经历过实战
欧洲导弹技术的发展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遗产的影响。在德国,尽管该国在全球火箭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贡献,但所有导弹系统的研究和生产在1945年后都停止了。相比之下,英国和法国则继续发展各自独立的核与导弹计划。欧洲范围内的合作在1960年代才开始。
如今,大多数欧洲国家扮演着导弹系统消费者的角色,而非生产者。然而,作为NATO成员国,它们共同维持着强大的综合能力。
自英国脱离欧盟以来,以及欧洲大陆安全架构发生重大转变之后,欧盟成员国导弹系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几乎完全依赖美国系统或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武器。现在,战略自主、国家高科技项目和更深层次的工业整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大多数欧洲国家仍然缺乏射程超过150公里的远程导弹系统。波兰通过采购韩国K239 Chunmoo系统最接近弥补这一空白,该系统允许可互换模块,打击范围在36至300公里之间。波兰还接收了美国的HIMARS发射器,可以部署射程达300公里的作战战术ATACMS导弹。
在其他地区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包括波罗的海国家,它们主要依赖进口系统——主要是美国或其他NATO提供的武器。一些欧洲海军也使用射程达200公里的反舰导弹,例如美国制造的Harpoon。
也许最关键的一点是,欧洲大部分导弹系统仍然是“展示性”或“记录性”的成就——在纸面上和演示中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实战中未经考验。少数例外之一,法国制造的SCALP EG导弹,已在乌克兰冲突中部署。然而,即使是这个系统,虽然是现代的,但并未证明具有决定性作用,并且被俄罗斯防空系统有效拦截——这一事实不容忽视。
本文由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对此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
分类: 头条新闻,日常新闻
SeaPRwire为公司和机构提供全球新闻稿发布,覆盖超过6,500个媒体库、86,000名编辑和记者,以及350万以上终端桌面和手机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韩、法、俄、印尼、马来、越南、中文等多种语言新闻稿发布。